食物与情绪 | 吃香蕉还是吃炸鸡更让人快乐?

2020-03-17
52

人的性情与偏好的食物有关,通常易怒的人偏爱硬质的食物;沮丧的人倾向以甜食及咖啡因来提振心情;善妒之人的餐盘总是堆满食物,唯恐比别人挟的少;寂寞之人往往大吃大喝,肚子吃到撑才罢休。


我们常在影视剧里看到:失恋了要买醉,心情不好就要大吃一顿,烦躁郁闷的时候就特别想喝一罐可乐……似乎,压力、愤怒等负面情绪来总会影响我们对食物的选择,但你是否想过,食物反过来也会影响情绪呢?


无论是之前“禁足”于家,还是复工后迎面压来的工作,我们似乎也被愤懑、消沉甚至无价值感的“情绪疫期”所占据,除了我们自己调节情绪,最重要的是吃上一口“对”的食物。


这些食物自有的“正能量”不仅能补给我们所需的“养分”,也可“复元”我们的心情。慢慢地你会发现,一支香蕉能为你带来的快乐,并不逊于任何一块炸鸡。


让人快乐的营养素


食物对情绪的影响力,在于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改变血液中某些神经递质的浓度水平。所谓的神经递质,是一些可以携带一定身体信息的化学“信使”,它们来往于神经细胞之间,传递诸如焦虑、忧郁、警觉、轻松等各种各样的情绪信息。


食物中的一些营养素,正是这些神经递质的前体。人体中若血清素含量过低,失眠、忧郁就会时常“登门拜访”;而多巴胺及肾上腺素如果分泌过少,则可能影响情绪的稳定。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与常用的抗忧郁药如碳酸锂有类似作用,它可以负责神经元之间血清素的传递,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从而稳定我们的情绪。


若是在阳光不太充分的冬、春季,我们往往会感到焦虑、疲惫和忧郁。维他命D不仅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癌症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还能帮助缓解人体的疲乏感,以及因季节原因产生的忧郁、沮丧等负面情绪。不过,维他命D的来源不像omega-3脂肪酸容易自食物中获取,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营养剂。


科学家相信,维他命D之所以能“疗养”因季节性原因导致的心情问题,和冬季日照减少有关。如果人长时间站在阳光下,他身体所能“收纳”的维他命D也会增加。而“晒太阳”也和我们的情绪有某种必然的联系。


像矿物质中,钙有利于平稳情绪;铁有助于克服紧张、焦躁状态;硒能帮身体补充精力,令人振奋;锌能够抑制忧郁情绪,提高人的注意力;镁有安神和抗忧郁的作用。最好的碳水化合物富含大量的可溶性纤维,这类高价值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慢,能使血糖维持稳定并减少情绪的波动。

此外,如富含维生素C可减轻压力,维生素B1、B6和叶酸的食物,也有助于调节心情,缓解忧郁。

微信图片_20200311172210.jpg


巧用食物,赶跑坏情绪

所有的食物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情绪和身体能量,当我们对消极情绪置之不理时,身体就会以默认的基因程序做出回应,对食物的渴望会变得非常强烈,这可以给我们补充被压力耗尽的大脑化学物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食物的作用和药物类似,让我们的身体里产生化学反应。摄取健康、种类丰富的食物,才能通过改变体内的化学物质,使情绪平和、稳定。

微信图片_20200312105432.jpg


吃对全谷物

如果在你为工作而抓狂的时候,你的同事递给你一块全麦面包,对你说:吃了它,你的心情会好一点。事实确实如此。


全麦面包、红薯、糙米、胚芽米等看似不起眼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可以维护神经系统的稳定,增加能量的代谢,有助于对抗压力,是抗抑郁的好食物

微信图片_20200311172245.jpg


蔬菜水果宜多吃

蔬菜、水果中所含有的丰富维生素、植物化学物质能改善大脑化学特性,使大脑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例如常吃莲子、藕、红枣、龙眼等有养心安神作用,对缓解焦虑和抑郁症有帮助,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绿叶蔬菜、葵花子、大豆、甜菜和橙子,以及各种富含维生素C的酸味水果,对情绪也有积极的疏导之用。像香蕉、甜瓜、菠萝中含有一种能够帮助人体制造“快乐激素”的氨基酸,也可以帮助人们克服精神忧郁、缓解紧张情绪等。

微信图片_20200311172252.jpg


不开心?弄条海鱼来吃


研究显示,全世界住在海边的人都比较快乐和健康。海鱼如鲑鱼、金枪鱼、沙丁鱼、凤尾鱼等,含有一些对改善情绪有益的脂肪酸,特别是Omega-3脂肪酸,能阻断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使人的心理焦虑减轻。


“疗愈”巧克力

巧克力尤其是可可含量更多的黑巧克力,正是忧郁情绪的“克星”。巧克力中含有一种苯乙胺物质,正是热恋中情人的脑子里产生的爱情激素,它们能促使人们的美好情绪增长。很多医生甚至把巧克力作为抗轻微忧郁症的天然药物。

微信图片_20200312111125.jpg


败坏心情的“不良”食物

摄入一些不当的食物后,对情绪会产生不当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Doreen Virtue在《食物与情绪:食欲背后的心理学》一书中提到,我们常常会在情绪的刺激下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想吃东西的冲动。


这时,食物被当作了填补某种情感需求的工具,而不再是为了解决生理饥饿。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情绪不佳时,往往更偏爱“高糖、高油脂、高盐分、高卡路里”的食物。由此引发肥胖、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循环往复之后,部分人可能会选择“暴食“,加之进一步的自我“贬低”。

微信图片_20200311172302.jpg


饱餐一顿垃圾食品后虽然心满意足,但第二天醒来,却往往产生一种无名的沮丧感,这一顿饱餐后的副作用。


平日中,我们需要注意食物的选择,因为一些看上去能让心情好的食物,却往往会带给我们“情绪危机”。心情不佳时,最好避开这些“败坏”心情的食物,它们极有可能启动新一轮的焦虑、不安,以致你被凌乱的心绪“操控”。

油炸需谨慎
我们的味蕾虽无法忘掉那些“炸”出来的美味,但大脑却不喜欢。油炸类的食物因其含有的饱和脂肪酸,短时间内不易被肠胃消化,于是本该供应大脑的血液转而供于消化系统,从而减缓大脑的反应,导致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

微信图片_20200312111827.jpg

平衡高糖、高脂肪
如果过食像肥牛羊肉、黄油、奶油、牛腩等不利健康的高脂肪类食物,将可能导致血液内的胆固醇含量增高,使氧气在血液中的流动速度减慢,无法及时供给大脑维持与其他器官之间的运作。这也是为什么在食用后,人往往容易感到疲劳、困倦,提不起精神。
另外,如甜食等高糖类食物,我们也要适量摄取。糖在我们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分解产能的过程会产生丙酮酸和乳酸等代谢物,这些废物靠含维生素B1的酶分解,一旦维生素B1不足,代谢产物积蓄在人体内,我们就会莫名其妙地恼怒、冲动。

微信图片_20200311172318.jpg


经常吃甜食会造成缺乏维生素、缺钙、缺钾等问题。特别对健身者来说,吃甜食过多会影响健身者的体质,身体受伤害的风险更大。


虽说习惯了便利店抓份盒饭、随意点份外卖的快节奏生活,然而,花点时间来做出少许改变,至少能够让我们有新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改变,你或许能找回“收纳”情绪的钥匙。当真正了解食物与情绪之间的微妙关系时,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解放身处情绪“牢笼”的自己,哪怕再日常的食材,也有强效的“疗愈力”。

微信图片_20200311172334.gif


玛哈念生食,均衡、营养、愉悦!

玛哈念生食包含丰富多样的全谷类、蔬菜类、水果类、莓类、菌菇类、海藻类等48~55种天然食材,合理搭配,营养均衡。1餐可以摄取到丰富的营养素,帮助调节情绪,幸福愉悦。

玛哈念生食采用冷冻干燥技术,保留原料中的95%左右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叶绿素、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同时含有更多植物保健成分(叶绿素、花青素、胚芽、酶等),这些成分各有健康益处。


玛哈念生食也让你可以摄取到食物的全部营养,如糙米,含有胚芽、胚乳和米胚层;蔬菜类食用蔬菜的根、茎、叶;水果类食用果皮、果肉和籽,营养均衡全面。

一餐一包,让轻松摄入身体所需各种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