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症状提示胃癌在“敲门”,及时体检能帮你提早预防!

2020-08-26
9

当你出现胃疼、烧心这些症状时,是否担心过胃癌来“敲门”?




国际胃癌大会(IGCC)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病例的一半左右。
不良饮食习惯容易把胃折腾坏,患上胃溃疡、胃炎等胃病,埋下胃癌隐患。那么如何确认胃病向胃癌转变的征兆,并科学防胃癌呢?

65%的胃癌患者得过“胃病”


胃处于上腹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遗传、饮食、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胃部出现问题。


上腹部疼痛是胃病的常见症状,且不适症状在服药后往往能有效缓解,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给了胃癌可趁之机。

640--.gif

临床发现,近65%的胃癌患者,发病前有4年以上的胃病史。


最常见的胃病是胃炎和胃溃疡,但两者疼痛的部位有所区别。
  • 胃炎的疼痛没有规律、程度较轻,但餐后会有比较明显的胀痛,并伴随打嗝、恶心等症状;

  • 胃溃疡的腹痛有周期性变化,发作时痛感较强,可持续数日到数月不等,即使缓解,过段时间也可再次发作。


从胃炎到胃癌有四步!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胃癌
  •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个很普遍的“胃病”!只要你接受胃镜检查,几乎无一例外会得到这么一个最轻级别的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也就是说,慢性浅表性胃炎距离胃癌还很远。
  • 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顾名思义,是胃壁有慢性炎症的表现。迄今,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不清,但多发于老年人,胃黏膜因年龄的增长而衰老。慢性胃病中有20%是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不会都变成胃癌。只是萎缩性胃炎变成胃癌几率,比正常人高一点。如果治疗得当,采取的保护措施好,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是不会癌变的。
  •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称为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高龄人更为多见。“肠上皮化生”往往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也就是说还没到癌的那一步,但如果再发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


当然,不是所有肠上皮化生都会走到胃癌那一步,只是胃病到这一步,要更加小心呵护,积极治疗,不再折腾自己的胃,是完全可以避免发展成胃癌的。同时,定期复查胃镜很重要。


从胃病到胃癌的5个征兆


胃癌早期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容易与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相混淆。
如果胃病患者出现以下5个症状,可能是向胃癌恶化的征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640 (1).gif


胃疼:变得毫无规律

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发病时的腹痛都有自身特点。以胃溃疡为例,正常来说在饭后1小时左右会出现痛感。一旦疼痛变得持续且毫无规律,就应警惕癌变的发生。

烧心反酸:反复出现

“烧心”是指发生在胸骨下部附近,也就是常说的“心窝”处的烧灼感,主要是由于胃中食物“跑”到食管导致的。


胃会分泌胃酸,胃内容物都是酸性的,但食管为碱性,当酸性物质“跑”到食管后会腐蚀食管黏膜,导致“烧心”。“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


体重:快速下降

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减弱,易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乏力等症状,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经常恶心,呕吐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短期内身体发生急剧恶变,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出现吸收障碍,体重会快速下降,体形有明显的消瘦,且吃药也完全无法缓解病情,这就可能是癌变信号。


肿块:坚硬、疼痛

胃病患者要多留意腹部情况,如果在心窝摸到质地坚硬、挤压疼痛的包块,就需格外警惕是否为癌,否则随着包块增大,会累及背部、胸部甚至胸骨后,不适感会大大增加,贻误治疗。


大便:黑色且原因不明
血豆腐等食物、铁剂等药物都可导致大便颜色发生改变,但这些都有迹可循。

如果胃病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黑便,可能表明胃溃疡出血或发生癌变,需要到医院检查,进一步确诊。


这些饮食习惯易诱发胃癌


饮食能够防止胃癌,也能够造成胃癌,特别是我们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坚持会让胃癌的发生率提高数倍,如果你符合下面的几种习惯,需要尽早改正。


习惯一:长期吃烧烤煎炸类食品

烧烤煎炸类食品含有大量烤焦的物质,这里含有很高的致癌物质,如果进入胃部,消化过程会对胃细胞造成刺激和诱导癌变。


习惯二:喜欢喝酒
酒精现在已经被列为高致癌物质,长期喝酒的人不但胃癌的发生率高,整个消化系统的癌症发生率也会增高。

640 (2).gif


习惯三:总是去外面吃饭

这里并不是说外面的饭不好吃,而是餐具消毒问题。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就是可以通过餐具进行传播,这种细菌已被证实是一种诱发胃癌的物质。


6个生活细节防胃癌


胃癌是一种生活方式导致的癌症,要想防住胃癌,这6个生活细节能帮上大忙。


01 | 饮食清淡少腌熏

胃癌常被称为“穷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胃癌的发生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有一定关系。


腌制的食物里面含有比较多的亚硝酸铵,这是一种可以致癌的物质。


剩饭菜、腌制食品吃太多,长期摄入大量亚硝酸盐以及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都是诱发胃癌的“元凶”。


02 | 使用公筷公勺

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认为78%的胃癌可归因于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基本不分餐的中国,筷子便成了该细菌最好的载体之一。


分餐、用公勺,能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640 (3).gif


03 | 新鲜蔬果要多吃

多吃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增加摄入蛋白质、豆制品,改进营养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640 (4).gif


04 | 戒烟戒酒

吸烟与胃癌有一定关系,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胃癌的重要诱因。

酒精本身是致癌物质,高浓度的酒精会刺激胃黏膜,损伤黏膜组织,促进有害物质的吸收。


05 | 高危人群重体检

以下高危人群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 有长期胃病史的人群;

  • 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40岁以上者;

  • 接受过胃部手术的人群,残胃易形成胃癌;

  • 家族里有直系亲属为胃癌患者的人群。

06 | 经常运动
适当参加有氧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消化系统的蠕动,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