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活一口气”,这个“气”就是归肺管的,人的生命活动就在一呼一吸之间进行着。
现如今,肺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知晓健肺养肺的方法至关重要。

肺为“华盖”,更易受伤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戴上了口罩,作为呼吸道系统疾病,中医把肺看作是疫邪发病的重要部位,作为全力阻断病情传播的关键“要塞”,肺脏之所以要时常注意“润护”,原因有两个。
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全身的气血都通过经脉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输送到全身。血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所以肺能辅助心调节全身血液运行。

肺喜润恶燥,一旦伤到它,就容易招惹外邪,出现鼻炎、过敏、嗅觉不灵、咳嗽、喘憋等健康问题。
中医将肺称为“华盖”,其位置在五脏之上,起到了保护其他脏腑的作用,如果有外邪(风、寒、暑、湿、燥、火)侵入人体,最先伤到的就是肺。故传统医学理论把肺比喻成“娇脏”,说其像大家闺秀一样,很娇嫩,怕寒怕热,要小心呵护才行。
每个人时刻都离不开呼吸,在这个过程中,肺脏在默默为我们“负重前行”。
肺在五行中属金,与秋气相通。秋天气候干燥,易耗伤津液,故秋季常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
肺位于胸腔,经络与喉、鼻相连。寒邪最易经口鼻犯肺,使肺气不得发散,津液凝结,从而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复不愈,可引发慢性鼻炎,甚至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而免疫力低下又会导致寒邪容易入侵,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反反复复。
肺受热后容易出现咳、喘(气管炎、肺炎)等症状,如果肺胃热盛还可能导致面部起痘、酒渣鼻等。

《黄帝内经》说:“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说明过度悲忧最易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
4、怕过度悲忧
《黄帝内经》说:“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说明过度悲忧最易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
肺为“清虚之脏”,但雾霾、长期吸烟、二手烟不时伤害着它,导致肺泡内痰饮积滞,阻塞气道,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血液不能正常循环。
实用养肺方法
适当运动锻炼。可以提高免疫力。运动不可剧烈。最好清晨或傍晚运动。选择运动量较少的方式。如慢跑、太极拳、散步等。
喝水以温开水为宜。
悲伤低落的情绪会损伤肺,每天多笑能消除疲劳、解除抑郁,还可使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有助于宣发肺气,利于人体气机升降。
在中医术语里,一贯都有清肺、润肺及养肺之说,分别针对热邪伤肺、燥邪伤肺和肺气亏虚的病症。根据前人的经验总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食物都对肺有好处。下面按中医分类来介绍一下。
清肺食物
《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意思是说,其有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等药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梨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冬季食用。

养肺食物
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莲 藕
故有“暑大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长期用百合泡水喝,可润肺、补中益气、增强身体体质。
做菜肴或炖煮食用,可治疗阴虚肺燥、干咳无痰或痰多黏稠、咽干口渴等证,与百合做羹食用疗效尤佳。

1、利用晨练的机会做深呼吸,早晨的空气非常清新,因此晨练的时候多做深呼吸,可以增加体内氧气的含量,加速浊气的排出,对肺的健康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