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又有“新罪名”:影响血压!要如何预防?G.Life玛哈念益生菌,补充有益菌提高免疫力!

2021-01-08
0
幽门螺杆菌又有“新罪名”:影响血压!要如何预防?G.Life玛哈念益生菌,补充有益菌提高免疫力!

引起胃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容易被忽视——幽门螺杆菌。

微信图片_20210107142938.jpg


我们的胃是一个高酸环境,一般情况下细菌很难在里面生存,但幽门螺杆菌是个例外,它能顽强地待在胃中,给身体捣乱,还会通过餐具、食物等进行传播。

除了让你的胃受伤,一项新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还会悄悄影响血压。


幽门螺杆菌与高血压相关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胃癌的致病菌),一直让它成为人们“杀而后快”的菌类之一。但最近,给人没留下好印象的幽门螺杆菌又添加了“新罪名“,那就是影响血压!


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更易患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也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近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联合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高血压相关。


微信图片_20210107143118.png


该项研究通过对17100名参与者健康检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7.5%,高于未感染幽门螺杆菌者的55.1%;高血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8.8%,也高于非高血压人群的46.4%。


在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吸烟状况和饮酒状况等因素后,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了11.7%,舒张压也增加了0.905毫米汞柱。


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杆菌呈阳性的成年人血压明显高于呈阴性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较高的舒张压有关,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无关。


无独有偶,2018年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的一项关于中国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血压患病率的研究,也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关系。


1b4c510fd9f9d72a87d0d36af3976333359bbb52.jpeg


研究人员对5246名成年参与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相关。与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参与者相比,感染者的舒张压增加了0.735毫米汞柱,平均动脉压增加了0.72毫米汞柱。该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关系。

近一半国人被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其进入人胃内酸性环境后生长繁殖,会引起组织损伤,诱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感染后,大多数人无明显症状,有的会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


微信图片_20210107143126.gif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专家表示,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全球约一半的胃癌新增和死亡患者发生在中国。


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如不经治疗,部分患者会慢慢演变直至胃癌。


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目前我国人群感染率在40%~50%,多数患者在儿童期就被感染了。


我国由于感染因素导致的癌症负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癌症占45%,其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4~6倍。


感染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它既可以在人的胃内生长和繁殖,也可在人类的粪便、唾液、牙垢和呕吐物中被检测出来。排出体外的幽门螺杆菌会污染水源和食物,苍蝇也可以通过接触粪便进而污染食物。


3件事染上幽门螺杆菌   

俗话说,病从口入,对于幽门螺杆菌来说也是如此。


微信图片_20210107143135.gif


在餐桌上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吃进去的细菌”,它的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


在外就餐,若餐馆的碗筷消毒不达标,或几个人一起吃饭时不使用公筷,互相夹菜,都可能会造成传染。


刺激性食物

此类食物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


肉生吃
很多人钟爱西餐、日餐,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就吃,涮火锅肉还没烫熟就下肚了,这就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埋下了隐患。

4个细节预防感染   

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不必恐惧,只要规范治疗,90%以上患者可根除。


建议以下6种情况根除幽门螺杆菌:
▶ 明确的消化性溃疡;
▶ 胃淋巴瘤;
▶ 胃癌;
▶ 胃大部切除术后;
▶ 长期服用镇痛药、计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 患有不明原因的血液病。

预防幽门螺杆菌,最重要是管好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1、采用家庭分餐制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并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


同时,应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2、注意饮食卫生

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肉类,不喝生冷水。


不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以及酒和辛辣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3、不要“口对口”喂饭

杜绝用嘴喂孩子,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


4、定期体检

到医院体检时,可通过胃镜和碳13尿素呼气实验两种方式,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一旦确诊,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对于年龄大于35岁、有胃癌家族史、有上胃肠道相关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胃内情况。


4类人群需根治幽门螺杆菌   

关于幽门螺杆菌是否需要彻底根治在医疗界也有一定争议,治疗应分情况对待。国际共识推荐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进行根除治疗,除非有抗衡因素如高龄、合并重大疾病、社区再感染率高等方面的考虑。


基于我国感染者人口众多、医疗水平和药物使用的地域差异明显,专家建议以下4类人群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治:
  • 患有消化性溃疡的人群;

  • 慢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 胃癌术后的人群及其一级家属;

  • 患有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患者。

此外,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预防胃癌,有着来自我国科学、严谨、客观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尤其是在萎缩和肠化发生之前来根除)可以明显降低胃癌发生率。


在台湾马祖地区,一项随访15年之久的根除幽门螺杆菌在预防胃癌中的作用相关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的发生率下降了25%,胃粘膜萎缩的发病率下降超过70%。


如何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   

经韩国玛哈念研究院研发的“G.Life玛哈念益生菌”,在韩国获得了三项专利证书,“抑制幽门螺杆菌专利”“调节免疫力专利”“四层包膜专利”。


其中“抑制幽门螺杆菌专利”在韩国获得很大的影响力及关注度,因其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在体内生长,避免生长过快等给身体带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