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能免于疾病的烦忧,是因为自身的免疫力。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像是一群尽忠职守的卫兵,守护着机体以维持健康的运作。
而免疫力水平的高低,则和我们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我们大部分人常常因日常繁忙而放弃了运动、睡眠,殊不知正一步步“瓦解”着我们防御病毒最重要的防线。

初识免疫力
这些身体的预警,你了解多少?
免疫力就像是人与生俱来的“防御体制”。当你的身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时,体内的一切都是平衡的——它们之间相处融洽,共同维护身体的健康。而当疾病来袭时,这种平衡就会丧失。失衡,意味着你将从“百毒不侵”到“一触即溃”。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最常见且最具有代表性的病症就是感冒。一旦当身体免疫细胞有了不正常的病变,而体内的抵抗不足,有可能诱发肿瘤,甚至癌症。

\免疫系统遇到麻烦时的早期警告/
知道自己处于怎样的健康状态是很重要的。你的身体会告诉你,它是否摄入了过量的有毒矿物质,或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它是否处于压力之下,或没有获得足够的锻炼或睡眠;它是否正在受到病毒或细菌的侵袭。
重获免疫
从膳食入手,“吃”最关键
改善免疫力其实并不需要很麻烦的步骤,我们从生活本身加以调整,日常中就能做好维护。“吃”,则是尤为重要的一环。
动物性食物富含脂肪和优质蛋白质,谷类含有丰富的糖类,蔬菜、水果则含有较多维生素C、胡萝卜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营养素不同,各种营养素之间往往存在协同配合,所以我们必须吃多种食物,才能补充身体所不能合成的多种营养素,以达到提升免疫力的目的。

重在“平衡”二字
一般建议每天都要吃25种以上的自然食物,荤素搭配,才能吃得健康,提高人体免疫力。比如减少每餐摄取的肉食,一天保证80克到150克即可,最好以鸡鸭禽类、鱼虾等“白肉”为主,少吃“红肉”。
在烹饪肉食时,以清蒸、煮的烹饪方式为佳。
不与时间赛跑
食物消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赖于消化液持续、规律地分泌,因此定时定量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两餐之间相隔也以3~4个小时为宜。
其次,吃饭的时候要专心,多多咀嚼。当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唾液酶就开始分解食物。充分的咀嚼不但能减轻肠胃的负担,也更容易吸收营养。
上瘾易“夺命”
像一些特别容易令人上瘾的食物如茶、咖啡、巧克力和酒,最好能适量摄取。茶和咖啡中都含有咖啡因,喝多了会让人脉搏加快、紧张、口渴。可可中虽然含有少许对人体有益的多酚,有利尿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但一旦摄取过量,会让人的精神呈现兴奋状态,反而适得其反。
控制一时兴起的欲望,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对提高免疫力才是最好的。
免疫力“食单”
01多吃“全食物”
这些食物必须既天然,未经人工精制、加工,又含有维持生命体必需的营养素。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糙米,还有豆类、芝麻或花生等坚果种子,以及像沙丁鱼那样从头到尾、连内脏都可以吃的小鱼、小虾和贝壳类食物。
02蛋白质类
高蛋白质的食物,一类是奶、畜肉、禽肉、蛋类、鱼、虾等动物蛋白;另一类则是黄豆和黑豆等豆类,芝麻、杏仁等干果类的植物蛋白。对人而言,鸡蛋的蛋白质品质最佳,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

03抗氧化类
富含各种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食物,平日里可以多吃一些草莓、蓝莓。莓类水果中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C是抗氧化物里最为医学界所肯定的物质。素有“抗癌明星”的花椰菜,抗氧化性就比其他食物更优良,“杀菌高手”大蒜,也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
04发酵类食物
有临床的实例表明,某种程度上,食用发酵食品具有增强营养和保健的作用,如腌菜、甜酒等,前者有丰富的钙质、食物纤维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后者则含有大量葡萄糖、氨基酸以及维生素,可以让头发和肌肤重焕光泽,有一定的美容功效。可以适当食用,但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