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主义不是素食主义,对于我们而言,7分蔬食、2分肉类、1分主食,是比较好的饮食结构。均衡有规划的蔬食是有益健康的,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可以帮助预防和治疗某些特定,疾病一降低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降低罹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提倡蔬食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食物和饮食规律,不强制,不放纵,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满意,吃出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蔬食的五类
蔬食真的能满足日常营养所需吗?这几年,科学家们陆续发现蔬果中的“植物性化学物质”(简称“植化物”)能强化细胞功能、抗衰老。以蔬菜为主的荤素结合的饮食方式,通过合理的食物搭配,为我们构建一个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那么,你知道蔬食有哪些种类吗?
五谷杂粮
制造快乐的高能量食物
五谷杂粮的代表性食材有稻米、糙米、小麦、大麦、玉米、荞麦、薏仁等,所含的植化物与营养素有:多酚类、木酚类、植物固醇、维生素B群、维生素E、镁、纤维质等。
多吃五谷可以让我们更加愉悦,散发出能量,并降低胆固醇、预防大肠癌、增强体力与免疫力,强化细胞。
一般人以为多吃五谷杂粮,摄取太多碳水化合物容易胖,其实不然,只要搭配正确的饮食习惯,吃出五谷特色,例如以糙米取代白米,以全麦取代白面粉,或在白米中混合胚芽米或红糯米、黑糯米、荞麦、洋扁豆、燕麦等杂粮食用,一来可以吃到胚芽、麸皮、胚乳所含的维生素成分,并且五谷所含的纤维质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增加饱足感,有助于控制食量,让身体摄取健康能量,不会造成负担。
时鲜蔬菜
庇护健康的神就住在里面
蔬果大致有蓝、紫、绿、白、黄、橙以及红等7色,犹如雨后彩虹,可称为“彩虹蔬果”。有趣的是,各种颜色的蔬果各有不同的营养价值。
蓝色及紫色(或黑色)系蔬菜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率,促进泌尿道系统健康,有助加强记忆力及抗老化。
绿色系蔬菜则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率,强化内脏功能,促进视觉健康,含有高量改制,可强健骨骼及牙齿;
白色系可促进心脏健康及维持胆固醇指数正常;
黄色及橙色系含有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A、C、E,锌、硒及类黄酮素,可增进健康功能,净化血液;
红色系可促进心脏健康,提升记忆力,促进泌尿系统健康及加强人体抵抗力。蔬菜的色彩愈浓烈,所蕴含营养成分就愈高。
豆与坚果
暗藏能量的小宇宙
高蛋白的豆类被称为“蔬菜之肉”。豆类种类繁多,包括大豆、蚕豆、红豆、绿豆、扁豆、四季豆、鹰嘴豆等,泛指豆科植物的种子和荚果。豆类所含值化物与营养素为植物固醇、皂素、B族维生素、叶酸、钙、锌、铁、Ω3脂肪酸等,可以补血益气、增进肠道健康。
坚果含有丰富油脂成分,被认为是极佳的能量来源。坚果中所含的油脂主要以单元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可以提升血液中好的胆固醇浓度,因此被公认为“护心食物”之一。坚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A、B、C、E)和矿物质(镁、铜、锰、硒)、类黄酮、必需脂肪酸也相当受人注目,这些物质都是头号抗氧化物,可以帮助身体对抗自由基,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防止发炎。小小一坚果,却含有大大的营养。
食用花与果实
老天爷特制的天然营养锭
大部分水果可以直接生食,甚至“连皮带籽”吃进完整植化素,这样所摄取的微量元素,甚至比蔬菜更加丰富。令人生机勃勃、精力十足的水果,不仅水分含量高,更含有大量的纤维质、维生素(A、C)以及人体必需的各种矿物质,不但可改善便秘、降低血胆固醇,有助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能给人健康好气色。
蔬食的烹饪原则
对蔬食的种类有所了解后,倘若自己要动手料理,你知道有哪些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吗?即便是选择了正确的食材,若烹调方式不正确,对我们的健康也是无益。推崇少油的烹调方式,强调食材本身的原味,拒绝过多地调味,利用食材的特性来呈现料理的口感,原汁原味地享用蔬食。
❶ 低温烹饪
油脂类在100~120°C便开始裂解,过去认为大火快炒、热锅油爆才可能有好美味,其实不然,这样的方式即使再好的油也可能产生毒素。于是,120°C的低温烹饪法是烹制蔬食最理想的零界点。低温烹饪八法分别是水炒法、汆烫法、蒸煮法、炖卤法、凉拌法、腌渍法、低温风干法。
❷ 严选好油
好油可以包覆毒素、抗发炎、稳定神经系统,而好油脂可以帮助新陈代谢坏油脂,排出造成肥胖的毒素与多余的旧脂肪。应使用天然、未精制、冷压、初榨的橄榄油、茶籽油、芝麻油或者亚麻籽油。
❸ 安心食材
安心的食材是保证任何料理健康美味的关键。对于采用低温烹调的蔬食料理来说,挑选放心的食材更是重中之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认证的有机蔬菜、“绿色食品”以及“无公害农产品”,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平衡的饮食不仅是永续的,而且很健康,玩转新蔬食时代的用餐新理念,保持膳食平衡,荤素搭配,一日三餐也可以变得十分清新!